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挑战在于如何应因世界对中国存在的“恐惧与希望之间"的心理认知。化解恐惧,回应希望,核心在于民心相通,超越美式公共外交基于基督教情结的所谓"赢得民心",使命在于让世界认识、认可、认同中国,形成中国与世界的共识、共鸣、共振。为此应该追求政策目标、价值理念、外交行为的三位一体、知行合一。
查看详情“一带一路”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也是人类历史的创举。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由于不了解或者误解,国际和国内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本书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回应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之声,厘清各种似是而非的言论及有意无意的误解,从而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中国观、世界观、时代观,更好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查看详情《天下中华——广土巨族与定居文明 》观照中华上下五千年,但并非就历史谈历史,而是致力于勾画其中的连续性,展现当代中国的必然性,揭示中国历史的内在逻辑。文扬以宽广的视野进行了理论建构、历史叙述和文明对比,希望有助于读者理解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之间的延续和发展关系。
查看详情《开启亚欧新时代》一书是近年来中俄智库联合研究两国共同复兴新增量的代表著作,是2015年以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格拉济耶夫先生研究团队之间七次智库对话的共同研究成果的阶段性总结。本研究主要围绕亚欧空间、“一带一盟”对接、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中俄经济金融合作、中俄认知心态研究等五个议题展开。本书认为当前俄罗斯对华心态出现重大变化,“一带一盟”对接为两国深化合作带来了重大机遇。本书建议,两国要把握当下机遇,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开展在北极地区以及金融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本书是当前研究中俄关系最前沿著作之一,对深化新时代中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查看详情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意昧着从舒筋活血到血气方刚,而“强起来”则需要“血脉偾张”。本书以中国金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为出发点,揭示中国“富起来”的特点更多地体现为中国的整体资产估值更高而非简单的产量增加,探索当前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发展变化、金融对中国发展的作用变迁及全球格局中的中国金融等重大现实问题,阐释了金融如何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走出中国自主的金融强国之路等时代之问。
查看详情本书作者从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角度出发,对美国为维护全球霸权与经济利益所采用的非传统型战争进行了系统分析。与20世纪数百万军队直接对抗不同,非传统性战争带有混合性的特征,战争发起者先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在意识形态和经济方面打压其反对者,然后再对其进行武装干涉。作者分析了美国选择乌克兰作为其新一轮侵略行动目标的原因,并论述了为什么这种侵略行径注定会失败。根据作者“社会经济发展长周期更替”理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际地位的上升是当前世界军事政治紧张局势升级的原因,同时这一历史性发展趋势更会导致美国利用非传统战争维持霸权的企图以失败告终。本书更为如何避免此类战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包括建立国际反战联盟、向新的经济发展管理系统模型过渡。最后提出了如何加强俄罗斯的力量,从社会、经济、金融和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尤其就美国如何利用金融工具从境外控制一国的资本命脉进行了深刻论述,对中国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查看详情中国崛起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会面临着艰难险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对此,中国智库学者王文在过去十多年调研百国基础上撰写出版新著《强国长征路:百国调研归来看中华复兴和世界未来》一书,探讨中国崛起的难度与长度。
查看详情从“长历史”的角度看,人类进入现代文明,都还只是个孩子。“伊朗”同样是人类社会里被另一些人看成另类、其实却是很正常的孩子。尊重伊朗,其实也是尊重自己。这是一位普通中国学者的理性判断,同样也符合中国文化的中庸价值观。
查看详情这套图书从七个议题入手,用六种语言出版(中、英、法、西、阿、俄),回顾了过去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的历程,梳理了相关国家在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和达成的共识,呈现了“一带一路”国家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生活因此而发生的改变,展望了“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方向。
查看详情这是一本从哲学、生物进化学和人类社会学角度,探究货币起源的学术著作。内容涉及动物学、生物学、心理学、逻辑学、经济学等方方面面,从动物谈到人类,从货币谈到政治、经济、金融、道德、性爱、比特币,行文天马行空,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或引经据典,或引名人名言,诙谐幽默,妙笔生花,全书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查看详情2017年10月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办了以“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学科发展”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年会。两个主题的探讨,涌现出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术工作者对金融学科研究的无限热情,他们以丰硕的成果展现了人民大学在金融学科中的无限潜力与生机。
查看详情目前靠前社会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绿色项目判定依据,中国的绿色产业标准化进程相对较快,但仍存在可操作性不足、及时性较差等方面的问题。为完善“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机制的技术支撑,本研究靠前章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在综述金融机构投资项目环境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搭建投资项目绿色属性相对衡量方法,并从多个环境影响终端出发提供很好的环境收益评估模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