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这一全面改变世界经济与金融生态的历史性现象是经济与金融关系的“倒转”,堪称五千年来所未有。本书从理论上剖析了负利率现象发生的根源,勾勒了其从源头到蔓延的图景,并从负利率对当代西方经济社会的侵染、对老龄化社会中社保体系的威胁、对数字货币等经济新趋势的作用,以及对国际格局的冲击四个方面,揭示了负利率现象对世界的影响,并在*后从中国立场出发,提出了于“外”利用“利率势能差”谋发展,于“内”拉长中国利率走低之路的实现路径。
查看详情《成就、思考、展望:名家解读新中国70年辉煌成就/人大重阳智库作品系列》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解读新中国70年辉煌成就的文集汇编。12位专家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他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总结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历程与历史变革,对辉煌成就背后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剖析,并展望了未来发展之路。内容涵盖中国经济、金融、对外关系、货币、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国财富管理等多个方面。12位学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综合多年的深刻思考和研究成果,在展示70年波澜壮阔发展之路的同时,也对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和回应,并对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之策。
查看详情本书探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本书利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风险厌恶理论、实物期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企业投资理论以及资本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微观企业的创新活动、投资效率、存货管理、盈余管理以及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为政府政策制定和调整、企业微观行为优化提供相应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查看详情本书是一本深入解读中国发展中涉及国计民生重要话题的文集。作者是16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及其他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二级教授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陈彦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原院长王华,以及兰州大学原副校长、中亚研究所所长杨恕等。他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总结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所走过的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深入剖析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略,涵盖了金融改革、贸易战、技术战、周边安全、环境治理、政企关系、政治经济改革、个税改革等方面。
查看详情《探讨中国发展之路:吴晓求对话九位国际顶级专家》一书以重阳论坛之“对话吴晓求”系列活动的九场讲座实录汇编而成,包括《尼尔•弗格森对话吴晓求:金融与大国兴衰》《杰弗里•萨克斯对话吴晓求:中国与世界的70年:过去、现在和未来》《罗思义对话吴晓求:中国经济70年:为何常被误读?》《卡斯顿•沃奈克对话吴晓求:中国发展与亚欧时代》《帕拉格•康纳对话吴晓求:世界即将亚洲化吗?》《克雷格•艾伦、达尼洛•图尔克对话吴晓求:中美关系与贸易谈判:美国商界的观点》《迈克尔•麦克福尔对话吴晓求:中美关系的现状与未来》《约翰•米尔斯海默VS吴晓求:中国能和平崛起吗?》《谢尔盖•格拉济耶夫对话吴晓求:中俄等国能否打造一个不受美国制约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查看详情《"一带一路"大百科》本书是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一带一路”知识的专题性、纲要性工具书。全书按内容分类立目,包括“一带一路”的历史沿革、经济地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七大类,54个分目,1026个词条。举凡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各门类知识均加以收集、整理、分类、编写释义,既可供相关工作者查阅、参考,也是向国内外一般读者普及“一带一路”知识的综合性工具书。
查看详情2020年,大国竞争将日趋白热化。金融与经济,犹如血脉与肌体,当货币本身成为金融博弈的焦点,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将成为“主权血统之争”。这是21世纪第三个十年开端之际中国智库界需要密切关注的重大战略课题。在使命感的驱使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出版了《货币主权:金融强国之基石》,重新深入分析了东南亚、拉美以及俄罗斯经济危机之后的教训。
查看详情“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成为目前对全球形势发展的权威战略判断,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如何准确认识和全面把握这个“大变局”,不仅决定着中国在世界变革中的身份定位以及中国对外政策的制定,而且深刻影响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王文、贾晋京、刘玉书、王鹏等学者精心撰写《百年变局》(英文名Profound Changes Unseen in Centuries,2020年5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查看详情万物都在被数字化。数字中国快速崛起的根源在哪里?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数字中国:区块链、智能革命与国家治理的未来》,围绕“变革与应对”这一要义,梳理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时间线;并就中国如何形成快速应对数字变化的“数感力”,从数字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在中国、数字丝绸之路、区块链、智能制造与中美博弈、自主创新与大国角力,以及网络安全的防范与对策等展开探讨。
查看详情2018年,是绿色金融进入实质性攻坚仗的关键之年,绿色金融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双向推动,是2018绿色金融发展最主要的特征。2019年,绿色金融蓬勃发展,绿色金融标准、制度建设、主体市场发展都出现新突破。在整体绿色金融制度创新中,央行发布的系列绿色信贷政策制度绩效最为显著。截至2018年底,全国绿色融资余额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其中绿色信贷余额9.6万亿,约占96%以上,充分显示了央行绿色信贷制度创新对绿色金融供给端的巨大激励作用。而绿色金融试验区绿色项目库、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等,则在绿色金融需求端发力,努力推进供给端与需求端的成功对接。
查看详情本书结合税收理论,建立准确地衡量税收负担的指标和测算方法,从宏观、企业、居民、税基等多角度测算税收负担,对中国税收负担进行全景式展现,并对中国税收负担形成原因做出深入解释。
查看详情《一个智库学者眼里的中国》是王文近年提出的新锐观点,通过演讲集的形式编辑出版,用最接地气的语言,用简洁明了的逻辑,把中国的过去、现状与未来讲出来,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值得所有关心中国崛起和世界大势者的关注和品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