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不大。中俄能源谈判的核心问题是天然气价格,已经谈了十几年。目前中方的可接受价格在每千立方米250美元以下,而俄方的要价在300美元以上。中国可接受价格不能超过250美元主要考虑是煤价参照:如果天然气太贵那还不如用煤,此外美国开始出口液化天然气(LNG)并且价格较低也是考虑因素之一。而俄方的考虑首先在于石油价格参照:天然气的传统定价方式是参照原油的,而俄罗斯的原油出口成本较高(因为管道输油在寒冷天气下需加热,否则油会凝结,这就增加了成本);此外俄罗斯出口天然气要考虑欧洲价格,毕竟欧洲是俄罗斯天然气主要出口市场。当然俄罗斯对于中国的要价要与欧洲看齐也有争夺天然气定价权的全球战略考量在内。中俄能源合作更有可能取得进展的方面是核电,即中国向俄罗斯购买核反应堆,俄罗斯与中国签订石油天然气长期合同。 (贾晋京)
“新国五条”发布后,全国房市的风向标京城房市的二手房市场出现观望,而新房均价同比上涨三到五千。开发商的资金困境已经大大舒缓,前两年红火的信托产品预期收益大减。再加上新证监会主席肖钢对理财产品的态度,尽管周小川连任后货币政策趋紧,但汇市债市和信托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大减,资金面较为充裕,shibor较低。企业资金成本压力缓解,股市也许会成为有些游资的选择。 (赵亚赟)
3月19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日韩自贸区(FTA)第一轮谈判将于2013年3月26至2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月访美期间,已经承诺日本将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并表示将全权负责日本参与TPP谈判的事宜。 东亚未来的自贸区建设,是走以中日韩为主导的FTA模式,还是走以美国为主导的TPP模式,眼下正处于微妙的时刻。日本显然没有放过这个微妙时刻带来的机会。农业、医疗器械向来是日本与他国参与FTA谈判的敏感点,日本完全可以以推动中日韩FTA谈判,来要挟美国在TPP谈判中对日本让步,比如保留对农产品进口的高额关税,或者至少对日本网开一面设置过渡期。同时,安倍政权力推TPP,也是看准了中国对TPP的担忧,事实上也增加了在中日韩FTA谈判中的筹码。 (雷志华)
塞浦路斯开征储蓄税,不但在国内引起挤兑,还动摇了投资者对欧洲经济复苏的信心,引发市场恐慌。3月18日,全球大宗商品暴跌。联系到上周欧洲议会否决缩减预算支出协议,法国为首的南部欧洲逐渐占据上风,欧盟财政政策有望转向扩张。如果德国为首的北部欧洲拒不让步,则欧盟面临分裂的危险。无论如何,反映到市场上,欧元都面临进一步下跌,进而对美元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上周部分资金开始从欧元美元流向日元、澳元、加元和贵金属避险,日元获得明显支撑。这对安倍的日元贬值计划是个打击,但也许会刺激安倍政府进一步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赵亚赟)
周小川留任央行行长,同时证监会主席将由肖钢接替郭树清。宏观经济决策层人事变动不仅与资本面有关,也涉及今后五年重要战略规划的实施。媒体披露,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原油期货最快将在年内推出,而与此同时,七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筹备工作也宣布进入了“攻坚期”。此前,《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的品种体系”。中国资本市场的“版图”扩张已进入落实阶段。 (贾晋京)
13日,欧洲议会以506票对161票否决了欧洲理事会提交的欧盟2014-2020年长期预算案。该预算案由欧盟成员国在2月峰会上达成,总额9600亿欧元。欧债危机时逾三年,面对经济疲态,欧元区此前厉行的财政紧缩政策步入瓶颈期,欧元区内部针对进一步紧缩意见不一,德国坚持削减支出,法国和更多成员国呼吁刺激经济增长,甚至宣布放弃今年紧缩目标。(据英国BBC3月13日) 这是欧洲紧缩计划遭遇的重大挫折,甚至可能事关欧元区是否面临分裂。欧元区当前执行的“财政宪章”是2011年底欧盟首脑峰会制定的《欧盟元首声明》,该声明宗旨是通过可能长达15年以上的严厉紧缩措施使欧元区国家实现“结构性财政平衡”,即赤字水平可控。2012年底的欧盟首脑峰会则制定了《声明》所提出目标的“实施路线图”,其重要起始步骤即厉行紧缩的2014-2020长期预算案。此次长期预算案遭到欧洲议会否决,显示了德法分歧加大,紧缩方案难以推行,后果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欧元区分裂。 (赵亚赟
3月9日,越南河内举行的东盟-欧盟商务峰会上,越南总理阮晋勇表示,越南将始终努力促进东盟与欧盟间的经贸和投资合作。阮晋勇说:“东盟到2015年建成经济共同体的目标正在实现,建成后,东盟经济共同体将会为贸易和投资创造更优越的环境。为此,东盟正在加深与其他全球或区域性组织更深更广的合作,这其中,与欧盟的合作是居于首位的。”这是自从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东盟国家领导人首次明确表示把欧盟放在经贸合作首位。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连任似已成定局。根据他的一贯主张,他或将会继续推行金融刺激计划退出政策,货币政策从激进改为中性。未来中国大陆资金供应将会趋向偏紧,信托市场可能会继续火爆,无风险收益率持续维持高位,商品市场和股市趋于低迷。在投资方面,利好信托产品和对冲产品甚至做空基金。 (赵亚赟
继上周美国房市数据出现复苏迹象之后,本周非农就业数据再次显得“给力”:失业率降至7.7%。与此同时,道琼斯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带动欧洲、日本股市全面高涨。然而欧元区采购经理指数(PMI)萎缩、美国制造业就业数据不振等情况说明欧美微观经济仍处在低迷之中。“宏观好微观差”现象说明经过约两个月的“印钞过程,大量资金注入了资本市场,但并未提振欧美实体经济。 (贾晋京)